Mining
1. 工艺原理
“近自然地貌矿山生态修复工艺”是依据矿山开采前当地的自然生态地质、地貌、水文和气象等相关要素,设计近似自然的地理形态的地貌,构建“土壤—地表水系—植物—微生物—微型动物”的完整生态链系统,激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护功能,实现依靠自然、人工促进的景观演替形态。
2. 工艺技术
近自然地貌生态整治技术
坡面地表生态水系构建技术
植被优选和护坡固沙技术
小区域生物多样性构建技术
3. 技术优势
减少人工干预和刚性工程,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护能力;
缩短生态恢复周期,使矿区生态环境尽快实现稳定化;
降低生态系统和景观长期维护费用,实现景观生态交互功能和长期生态效益。
近自然地貌矿山生态修复工艺
典型案例
◆北京门头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北京门头沟区废弃矿山位于北京市西郊某采石场废弃地,坡面为土石结构,相对稳定。示范工程修复面积为100亩,采用“近自然地貌矿山生态修复工艺”修复。修复效果良好,生态效益得到显著改善,防风固沙效果明显。
修复前 修复后
◆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矸石山综合治理工程山西潞安集团常村自燃矸石山位于长治市境内,山高50m,占地6.0×104 m2,2006年发生自燃,自燃面积达3000 m2
高温区域:表面喷浆降温; 自燃区域:灌浆灭火处理;
上部山体:植生袋植被修复法;下部山体:客土喷播复绿;
绿化面积:73520 m2
矸石山自然现场 表面喷浆降温施工现场